有限元分析之大腕版

一定要选最变态的题目,什么材料非线性啊,几何非线性啊,接触非线性啊,多物理场耦合啊,都给他弄进去。是个模型就几百万个单元,上千万个节点,画个剖面图就要十几个小时。再整一并行机群,TOP500的,张口就是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一口地道的伦敦腔,倍儿有面子。题目一扔进去就跑个把月,你要是一个星期以内出结果,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你说这样一趟算下来要发多少Paper? 10篇?10篇?就1篇!你还别嫌少,说不定人家还发在会议上。你得琢磨牛人的心理啊,有能耐算这样题目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多发一篇两篇文章。什么叫大牛知道么?大牛就是不求灌水,但求经典

今天开会的收获

今天陪着老师出去开了一下午会,主要研究一个特种结构的有限元分析问题。感受还是挺多的,回来说说

1:有限元结果的处理。计算方把ansys的结果直接拿来设计,甚至以计算得到的最大应力为依据设计配筋,结果根本配不下来。主要是应力集中的问题,后来出主意,让他们按边界以外1.5倍板厚的位置的应力来设计配筋,问题就解决了。

2:温度荷载的处理。计算方给结构加上了一个30度的工作温度荷载,结果配筋又不行了。后来大家仔细一研究,发现温度荷载并不能影响整个结构,只是结构表面有一个不深的热梯度,只要构造配筋就可以处理。而夏天冬天的温差虽大,但是考虑到徐变的有利因素,温度应变产生的应力应该只有弹性计算的30%-50%。

3:不同软件计算结果之间的协调。计算方用多种软件计算,最后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其实搞清楚力学概念,对各个构件进行适当的力学简化,再根据简化模型分析程序计算结果,找出差异的原因,这就是大牛的大学问(我还学不来)

4: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要等发现问题的关键,还要能提出解决的方法,还要能让对方很高兴的接受自己的意见。这更是大牛的高处,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区别,觉得自己太嫩了,只知道发现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协调各方面的意见。

总的感觉,会用软件不等于会分析工程问题,会分析工程问题不等于会解决工程问题,会解决工程问题和会圆满解决工程和工程以外的问题,更是一个高深无比的学问……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有限元从60年代出现,到70-80年代成熟,到现在已经差不多20年时间了,在这20年中,虽然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力学方法,但是都无法撼动有限元的霸主地位,这其间,除了有限元方法本身的诸多优点外,我觉得还和计算机工业所处年代有着重要关系。在有限元发展早期,软件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软件作者一般没有太强的版权和盈利观念,象著名的sap,adina,dyna的早期版本都是public code,是开放公有的。谁都可以了解其编程分析细节,可以在上面修改、发展。对有限元方法的优缺点研究也更加深入,最终使得有限元方法成为一种被深入了解的,众所周知的计算分析方法。

而80年代后,由于软件工业的发展,源代码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程序作者不再乐意将自己的源程序公开。这在力学和科学领域就带来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尤其是计算力学领域。众所周知,计算力学需要借助程序的编写来验证自己的结果,很多方法的优缺点是通过数值试验来实现的。由于源程序不公开,除了作者以外其他人无法重复作者的数值试验工作,或者说他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重复作者的成果,这就造成一种新的力学方法提出来后,很少有人再能重复,除非他下决心要花很大力气专门从事这个方法,这样新的力学方法就难以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应用。其深层次的问题也越是难以发现,最后造成这种新的方法将长期停留在论文中。而且,这样还很容易孳生学术腐败,个别力学,尤其是计算力学成果,作者只提好的不提差的算例,审稿人和读者往往也很难评价其成果,除非你把所有的程序重新编写一遍。

所以,我想,在计算力学领域是否也有必要象linux一样,提倡开放性,促进计算力学的迅速发展。

昨天和老板交谈的一点收获(1)

老板谈到期刊的影响因子,估计老板也是因为这个很受气,所以就说起了影响因子的故事。

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指这个期刊两年内发表的文章中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这两年内发表的文章总数。比如土木工程学报的影响因子是0.205,就是说土木工程学报发表的文章在两年内被引用了1/5。

影响因子确实是评价一个期刊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工程学科而言却很不公平,不公平在哪里呢?在于那个该死的两年上,因为工程学科,比如土木,发展相对较慢,而且由于工程学科的论文长度一般都比较长,再加上工程期刊普遍审稿发表时间间隔较长,造成工程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往往很低。打个比方,比如我2001年投稿的文章,往往要到2003年才发表。那么在我文章里面引用的参考文献如果是2000年的,那么就全部不算数了。这就工程类期刊影响因子低的原因。而诸如材料,电子等学科的期刊,为了追求知识的新颖性,文章发表速度很快,进而影响因子也就高。

记得以前xflu师兄说过连CCR的影响因子才0.7,而science的影响因子是14,这里面有着学科内容差异的原因,也有学科期刊制度差异的原因。

研究生学习心得

不敢说什么大牛……就当是一个师兄说一点自己的体会吧,反正研究生也读了3年多了,有一些弯路和教训,希望能够给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

首先我觉得要热爱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很辛苦而且很无聊的,你可能在没完没了的贴应变片,可能在周而复始的建模,可能在没日没夜得等计算结果,可能调在一堆一堆的文献里面头昏脑胀……这时候很容易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不注重平时培养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则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就容易丧失信心,弄个差不多就拉倒了,没有深入下去的动力,进而也难以得到比较大的成果。

其次要非常重视平时的积累。知识点和灵感就像零星的雨滴,东一个西一个,不注意很快就会流失掉。重视积累,把每一个灵感的火花都收集起来,终有汇成滔滔江河的那一天。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2~5年的辛勤工作总会留下很多坚实的脚印,如果能让这些脚印都成为前进的一级阶梯,那么你就能登得很高。

还有要重视眼界的开拓。从我个人的感觉上说,至少在我经历的这几个学校里面,清华是非常适合建立大土木大学科概念的一个地方。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很熟悉,老师也很熟悉,因此可以更多了解他人在做什么,如何去做的。他山之石的功效永远是不可忽略的,更何况大家以后无论是升学还是进一步深造都未必会做同样的课题,有开阔的眼界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生阶段的具体科研内容,我想比较合理的形式是“一棵大树”。这个比喻有一下三层意思:

1 :中心明确,这个是树干。动敲西敲想把问题研究深入是很困难的,有一个明确的主干是必不可少的。

2 :根基扎实,这个是树根。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很多都是建立在大量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的。把基础打牢,对相关基础和专业课程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是保证大树茁壮成长的根基。

3 :枝繁叶茂,这是树冠。土木是传统学科,任何领域的突破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任何突破往往都伴随着很多相关领域的共同进步。一方面充分利用相关领域的成果为自己服务,一方面不断扩展自己研究成果的实用领域,才能得到丰硕的成果。

其实我们的袁驷老师的经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袁老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不断围绕线法做研究。袁老师的力学功底,数学功底想必上过他程序结构力学的老师都知道。而袁老师一方面利用数学上ODE求解器的成功发展开创出线法,一方面把线法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非常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我想对于我还有所有的研究生同学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今天先说一点吧,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共同把土木系的科研搞好!

计算不收敛?

秦王:这不收敛是咋回事呢?

众大臣:
荷载步长!
网格划分!
材料模型!
收敛标准!
迭代方法!

秦王:对,这全都有!

^_^